成果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成果简介

  针对自治区装备制造业智改数转和产业升级,迫切需要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自2015年起,按照“主动融入行业,深耕校企合作,工匠精神赋能,建构育人平台”思路,与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全疆首个产业学院“特变电工产业学院”,整合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5个专业资源,结合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和20余项国家级、自治区级教科研项目,形成了“五池融合双轮驱动、五化一体四维对接”协同育人新模式,经过6年实践,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1)形成了“五池融合双轮驱动”专业建设思路

  以教育学目标模式理论和系统论工程方法创新实践,根据“校企双元精准对接、协同增质共建共享”原则,依托国家级首批示范职业教育集团“昌吉州职教联盟”和自治区级“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整合“政企校”优质资源,打造“特变电工产业学院”“智能电气装备生产车间”等平台,以人才培养、技术研发、项目协作等为纽带,校企双轮驱动,构建“政策池、资金池、项目池、技术池、人才池”,校企共育人、共创新、共成长,形成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互融互促良性生态。

(2)构建了“五化一体四维对接”人才培养路径

  对接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电气装备产业发展,发挥头部企业合作优势,实现“育人双元化、园区一体化、平台实体化、资源集成化、评价过程化”五化一体协同育人;在“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课程内容与生产项目、教学团队与技术团队、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四个维度对接融合,构建人才培养路径,实现专业精准适配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体现岗位需求、人才培养适应时代需求。

(3)创新了“四联动、四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对标特变电工高低压柜、变压器生产等工作岗位需求,以大国工匠精神为引领,创新“联合育人、联建项目、联搭平台、联促就业”四联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教学资源、实施课程改革、进行育人评价”四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实施专业课程改革,完善育人评价机制,共建订单班、学徒班,将职业道德素养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专业技能教学与岗位实践相融合,技术技能比拼与工匠精神相融合,形成三融合“岗课交替”教学新范式。

  六年来,获批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国家和自治区级实训基地5个,自治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入驻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中心5项,毕业生就业率、企业满意度、服务企业职工技能通过率达98%以上,300多人成为企业技术骨干。